這本書的內容來源於我和我爸爸關於客家的對談。
對談始於2010年10月。開始時的話題天馬行空。慢慢地,我被他的客家舊事深深地吸引了,於是開始了全方位地了解他的成長故事。我們的對話基於一問一答的形式。我的問題喚醒了爸爸深層的記憶。他的兒時故事如泉涌出。
爸爸的回答讓我認識了‘客家’這個獨特的民系群體。他的記憶及故事屬於那群人,那個時代和整個中華民族。
我和爸爸的對談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彌留之際。在他離去的那一刻,我想到了“生生不息”。
我不是在為爸爸寫傳記。一個人渺小如微塵。何況爸爸隻是一個平常人,沒有建立過什麼豐功偉績。
我寫的是爸爸記憶裡的一群人,在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凸現的韌性和堅持。這群人叫客家人,他們在歷史的長河裡或滾轉浮沉,或振臂遨游。隻要一息尚存,就堅持到底,絕不放棄。
這是一部客家人的鄉土故事。這個故事跨越一千六百多年。故事裡的人物並不完美。他們不是家喻戶曉的大英雄,隻是一些草根階層的人,被命運左搓右捏,有的甚至被折磨得變了型。但他們的生命力卻像犀牛一樣頑強,他們不畏蒼海桑田的千年巨變,一代代承前繼後。在劣境中緊握命運的巨輪,破蛹化蝶,鳳凰涅盤。這個故事的中心點是爸爸在梅縣成長的十七年。這十七年不同尋常,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爸爸用童真的眼見証了那個動蕩年代的廣東客家地區的風(時代,傳統和習俗)土(地貌出產,衣食住行)人(五代客家人)情(天情,地情,人情,鄉情,友情,母子情,兄弟情和兒女情)。
此書的創作經過三個階段。第一稿根據爸爸的故事及我二伯梁常(爸爸的二哥)的《華南舊事》詩選設計了全書的架構。爸爸的梅縣舊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特定的場景、地點和時間。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樂天派,遙遠的年代卻替他的記憶染上傷時感事的懷舊色彩。
爸爸有出神入化的記憶力,他的故事時序性很強,按着時間的順序記錄下來就成了全書的經。全書跟着時間為主線推進,從十二個方位去描述這一群人朴實無悔的血汗人生。梅縣的河流縱橫交錯,有主流有支流,有合有分,支流匯入江河,江河匯入大海。這本書的十二個章節也是如此,或平行共進,或交叉相錯。各個章節相互相承。
第二稿着重於歷史考証和索源。我不是歷史學家,沒有對爸爸記憶中的人和事作過嚴謹的考究對証。他的記憶可能會與歷史有出入。但記憶之偏差自然有它的背景和道理。他離開梅縣時還不到十九歲,童年和少年時代的他自然隻會觀察事情的表面,不會去尋找它們發生的根源。可幸的是他這不加猜度、偏袒和注解的記憶比純粹的歷史更加有血有肉。更好讓讀者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其中的人和事下自己的注腳和評判。第二稿的工作不是為了考証爸爸記憶的正確性,而是在尋找答案:是什麼歷史原因使故事裡的人作出那樣的人生決策?我的好奇心引發了我的考証和索源。在互聯網裡的考証進行得很疏散,可能經不住歷史學家們的推敲。
第三稿是文學創作稿。爸爸的故事很多時候隻是一些碎片,將它們拼湊起來組成了一個骨架,卻存在很多空白處。遇到他記憶中的模糊處和斷裂層,我根據自己對那段歷史及人事的理解,大膽地用我的想像與虛構去填補細節和空白。這些創作成了此書的緯。經緯之間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真亦假時假亦真。我編織的細節可能還原歷史真相,也可能與歷史失之毫厘,繆之千裡。
爸爸記憶中的這一群人沒有改變歷史。他們本身就是歷史,其人性和血性代代相傳。隨着時光的洪潮,這群人前仆後繼,譜寫着那部屬於他們的沒有休止符的史記。這群人的人性光芒超越地域和時代。
“子夜”和“零時”是同一個時間點,是結束也是開始。是陰陽生死的交接點。書名由此而來。
希望這段與爸爸的對談能夠印証歷史。在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國家、民族、家族和個人必須合力抗爭,破釜沉舟,把握生機,圖強求變。
對談始於2010年10月。開始時的話題天馬行空。慢慢地,我被他的客家舊事深深地吸引了,於是開始了全方位地了解他的成長故事。我們的對話基於一問一答的形式。我的問題喚醒了爸爸深層的記憶。他的兒時故事如泉涌出。
爸爸的回答讓我認識了‘客家’這個獨特的民系群體。他的記憶及故事屬於那群人,那個時代和整個中華民族。
我和爸爸的對談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彌留之際。在他離去的那一刻,我想到了“生生不息”。
我不是在為爸爸寫傳記。一個人渺小如微塵。何況爸爸隻是一個平常人,沒有建立過什麼豐功偉績。
我寫的是爸爸記憶裡的一群人,在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凸現的韌性和堅持。這群人叫客家人,他們在歷史的長河裡或滾轉浮沉,或振臂遨游。隻要一息尚存,就堅持到底,絕不放棄。
這是一部客家人的鄉土故事。這個故事跨越一千六百多年。故事裡的人物並不完美。他們不是家喻戶曉的大英雄,隻是一些草根階層的人,被命運左搓右捏,有的甚至被折磨得變了型。但他們的生命力卻像犀牛一樣頑強,他們不畏蒼海桑田的千年巨變,一代代承前繼後。在劣境中緊握命運的巨輪,破蛹化蝶,鳳凰涅盤。這個故事的中心點是爸爸在梅縣成長的十七年。這十七年不同尋常,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爸爸用童真的眼見証了那個動蕩年代的廣東客家地區的風(時代,傳統和習俗)土(地貌出產,衣食住行)人(五代客家人)情(天情,地情,人情,鄉情,友情,母子情,兄弟情和兒女情)。
此書的創作經過三個階段。第一稿根據爸爸的故事及我二伯梁常(爸爸的二哥)的《華南舊事》詩選設計了全書的架構。爸爸的梅縣舊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特定的場景、地點和時間。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樂天派,遙遠的年代卻替他的記憶染上傷時感事的懷舊色彩。
爸爸有出神入化的記憶力,他的故事時序性很強,按着時間的順序記錄下來就成了全書的經。全書跟着時間為主線推進,從十二個方位去描述這一群人朴實無悔的血汗人生。梅縣的河流縱橫交錯,有主流有支流,有合有分,支流匯入江河,江河匯入大海。這本書的十二個章節也是如此,或平行共進,或交叉相錯。各個章節相互相承。
第二稿着重於歷史考証和索源。我不是歷史學家,沒有對爸爸記憶中的人和事作過嚴謹的考究對証。他的記憶可能會與歷史有出入。但記憶之偏差自然有它的背景和道理。他離開梅縣時還不到十九歲,童年和少年時代的他自然隻會觀察事情的表面,不會去尋找它們發生的根源。可幸的是他這不加猜度、偏袒和注解的記憶比純粹的歷史更加有血有肉。更好讓讀者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為其中的人和事下自己的注腳和評判。第二稿的工作不是為了考証爸爸記憶的正確性,而是在尋找答案:是什麼歷史原因使故事裡的人作出那樣的人生決策?我的好奇心引發了我的考証和索源。在互聯網裡的考証進行得很疏散,可能經不住歷史學家們的推敲。
第三稿是文學創作稿。爸爸的故事很多時候隻是一些碎片,將它們拼湊起來組成了一個骨架,卻存在很多空白處。遇到他記憶中的模糊處和斷裂層,我根據自己對那段歷史及人事的理解,大膽地用我的想像與虛構去填補細節和空白。這些創作成了此書的緯。經緯之間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真亦假時假亦真。我編織的細節可能還原歷史真相,也可能與歷史失之毫厘,繆之千裡。
爸爸記憶中的這一群人沒有改變歷史。他們本身就是歷史,其人性和血性代代相傳。隨着時光的洪潮,這群人前仆後繼,譜寫着那部屬於他們的沒有休止符的史記。這群人的人性光芒超越地域和時代。
“子夜”和“零時”是同一個時間點,是結束也是開始。是陰陽生死的交接點。書名由此而來。
希望這段與爸爸的對談能夠印証歷史。在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國家、民族、家族和個人必須合力抗爭,破釜沉舟,把握生機,圖強求變。